福建

详情

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题作答方法与技巧(一)
招教网 2021-01-27 15:48:15

关键词: 全国招教

课程推荐>>>2021年教师招聘直播讲座免费听,更多购课优惠点击咨询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及建议。

2.分析教材。重点分析:①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②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③分析本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确定可用的教学素材等;④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认识功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的重点是明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确定问题线索,确定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证据等,为选取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听课者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是指听课者在课程总结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水平及常用行为动词

水平
行为动词
了解/模仿
了解、体会、指导、识别、感知、认识、初步体会、初步学会、举例、说明、描述、表达、表述、刻画、解释等
理解/独立操作
推测、想象、理解、归纳、总结、比较、判定、能运用、初步运用、初步讨论、区分、推断、完成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水平及常用行为动词

水平
行为动词
经历/模仿
观察、感知、操作、查阅、借助、模仿、参与、尝试等
探索/发现
设计、梳理、整理、交流、研究、探索、探求、寻求、合作、讨论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1.行为目标的陈述

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它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来确切地描述教学目标。下面以“ABCD”模式为例加以说明。该方法认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主要包含四个要素: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是指学习者,即行为的主体,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是“学生应该……”,书写时可以省略,但目标必须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而提出的。

(2)行为

行为是指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时应能完成的行为,它是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行为应该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来描述,例如:对学习新教材的描述一般使用“学习……初步掌握……建立……概念”。这里的“学习”“初步掌握”的涵义是指学生基本完成了对技术学习的泛化期的过渡。对复习旧教材的描述一般使用“复习……改进……提高……进一步提高”。这里的“复习”“改进”的基本涵义是指学生初步完成了技术学习的分化期的过渡。“提高”“进一步提高”的基本涵义是指学生基本完成了对技术学习向熟练掌握的过渡。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身体机能方面的描述一般使用“发展……增强……提高……促进……”。对思想品德方面的描述一般使用“培养……加强……发扬……调动……”。

(3)条件

条件是指学生行为发生的条件,即评定学习结果的约束因素(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因素)。例如,在×××时间内,能独立完成××动作;在提供××资料的情况下,能编制一个游戏,等等。

(4)标准

指评定行为的最低依据,或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水准,包括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完成行为的准确性;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

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目标的陈述

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目标着重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教学目标,既反映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变化,也反映学习的外显行为变化结果,特别适用于描述情感、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

用这种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即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心理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等;第二部分为具体教学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其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

在表现性目标中,教师重在明确规定学生应参与和经历的活动情境,描述学生在活动中应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但不规定学生将会在这种活动中具体习得什么,不同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允许有不同的习得结果,一般来说,在涉及复杂的智力性活动时常用表现性目标表述。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为:先说明学生参与的是什么样的活动或情境;然后,选用某一目标水平下恰当的行为动词,明确其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两者构成动宾短语来陈述。

常见的表现形式类似于“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在……过程中,学生体验……”“在……情境下,学生讨论……”等。

>>>相关推荐<<<

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题作答方法与技巧(二)

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题作答方法与技巧(三)

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题作答方法与技巧(四)

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题作答方法与技巧(五)

添加全国客服老师微信

备注“网站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2021教师招聘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安识别添加
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3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