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详情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知识点汇总
山香教育 2018-10-20 17:51:26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明代朱载堉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即十二平均律,著有《乐律全书》。

  2、魏良辅的《曲律》

  3、沈宠绥的《度曲须知》

  4、民歌市劳动人民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兴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明代的民歌代表作品有《挂枝儿》、《打枣竿》、《银纽丝》、《罗江怨》、吴地山歌《月亮弯弯照九州》、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明万历年间《扮装台》《名季北略》。

  5、清代的民歌如《种大烟》、《矿工苦》、《长工调》、《走西口》等。

  6、鼓子词是从宋代的鼓子词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来的,流行于北方各地,表演时说唱者自己击鼓或击板边说边唱。现在流行于各地的大鼓均属于鼓词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河北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山东的梨花大鼓等。

  7、京韵大鼓是河北艺人刘宝全(1869——1942)等人对木板大鼓做了重大改革,增加了慢板及多种唱腔,并结合北京语言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京韵大鼓。刘宝全的代表曲目有《单刀会》、《闹江州》、《大西厢》等。

  8、弹词是明清两代流行于南方各地的一种说唱形式,如苏州弹词,扬州弦词、绍兴平胡调、长沙弹词等。

  9、牌子曲是由若干首曲牌(即小调)按一定的形式相关联接而构成的一种形式。伴奏乐器一般北方以三弦为主,南方多用琵琶、二胡、扬琴。

  10、明代流行的戏曲声腔主要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

  11、海盐腔南宋时就已经产生,流行于嘉兴、湖州、、台州、温州等地、元代南戏所用的声腔主要就是海盐腔。

  12、余姚腔万历年间颇为流行,后来被弋阳腔所吸收。

  13、弋阳腔也称高腔,明中叶流行于两京、安徽、福建、云南、贵州等地。

  14、昆山腔形成于元代末年。昆山腔原是江苏昆山一代流行的一种南曲小调,元朝的顾坚善唱此调,故明初有昆山腔之称。

  15、昆曲的音乐是在南曲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曲以及唐宋大曲、金元诸宫调等的滋养而形成的,常用的曲牌有数百首,有时以音乐性质分为喜乐、哀乐、宴乐、军乐、舞乐、神月等,有时以使用的乐器分为丝竹曲牌、笛子曲牌、唢呐曲牌等。昆曲对咬字的要求非常讲究,每个字都要唱出腹尾,字调的起伏要符合四声的要求。

  16、昆曲音乐从调式上可分为两类:南曲和北曲。

  17、明代昆曲的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紫钗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无名氏的《牧羊记》、《寻亲记》王济的《连环记》、梁辰鱼的《浣纱记》、高濂的《玉簪记》、王玉峰的《焚香记》、叶宪祖的《金锁记》等。

  18、清代有洪升的《长生殿》、袁于令的《西楼记》、邱园的《虎囊弹》、朱佐朝的《渔家乐》、朱素臣的《十五贯》等。

  19、秦腔因产生于古秦地陕西、甘肃而得名,俗称乱弹帮子腔,秦腔出现与明代,清康熙年间逐渐盛行起来。秦腔属于板腔体结构秦腔音乐按表演形式可分为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三类。秦腔音乐的声腔一般分为欢音腔苦音腔。秦腔伴奏乐器一般为梆胡、月琴、板鼓、帮子、牙子、笛、笙、唢呐等。

  20、京剧音乐的唱腔主要有西皮和二黄组成,简称皮黄腔。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京剧唱腔的代表人物有:梅派的梅兰芳、程派的程砚秋、高派的高庆奎、马派的马连良、麟派的周信芳、杨派的杨小楼。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月琴、三弦、鼓板、大小锣笛子、唢呐、胡琴。

  21、明清时期的器乐演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可以分为吹打乐和丝竹乐两大类。

  22、按照地域划分,有北京智化寺管乐、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浙东锣鼓十番鼓。

  23、工尺谱是明清流行受人重视的一种乐谱它以工尺等汉子为符号记录音乐而得名。工尺谱的写法为上尺工凡六五乙对应的唱名是1234567.

  24、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明。清时期我国与日本朝鲜等邻近的国家有过频繁的接触,与欧洲各国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

  25、1900年前后南京开办的南京两江师范上海开办的南洋工学等在这些学堂里普遍开设了乐歌课1903年沈心工等回国,积极从事音乐教育,大力开展乐歌活动,使学堂乐歌和社会上的乐歌活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26、辛亥革命这一时期大家所唱的歌,无论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人们统称为学堂乐歌

  27、学堂乐歌的内容大多是反对列强欺凌,揭露腐朽的封建统治、歌颂祖国历史和锦绣山河,以及宣传民主共和、科学知识等的 。

  28、学堂乐歌多为填词歌曲,曲调有选自日本和欧美的一些国家的流行歌曲,也有选自我国的民间歌曲,配乐的人对原调按照词义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29、现存的学堂乐歌歌集主要有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曾志忞(wen)的《教育歌唱集》、李叔同的《国学唱歌集》、华航琛的《共和国民歌唱集》、无锡城南公学堂编的《学校唱歌集》、叶中冷的《小学唱歌集》,这些歌集都保存了乐歌运动时期(清末民初)传唱的大部分优秀歌曲,使我们研究近代音乐史的包故意资料。

  30、学堂乐歌的兴起被视为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开端,它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的冲击了封建性的传统音乐文化,宣传配合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使中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迈开了前进的步伐,集体唱歌的形式和群众歌曲体裁在中国也得到了肯定和传播。

  31、明清时期的主要音乐理论著作戏曲方面有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徐大春的《乐府传声》、焦循的《据说》理论考证方面有清代姚燮(xie)的《今乐考证》、凌廷堪的《燕乐考源》、陈澧的《声律通考》、古琴专论有明末徐上瀛的《溪山琴况》等。

  32、朱載堉,明代乐律学家、数历学家。主要论著有《乐律全书》、《律历融通》、《律吕精义》等著作,以及新法密吕——十二平均律。

  33、沈心工,我国近代著名乐歌活动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近代早的音乐教育家,他写的歌词和编配的歌曲词意通俗易懂,具有时代精神曲调流畅优美,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代表作品有:《赛船》、《竹马》、《兵操》等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易唱易记,甚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何日醒》、《革命军》、《爱国》、《美哉中华》充满革命激情。他创作的歌曲中《黄河》为突出,近代著名音乐家黄自曾说:这个调子非常雄壮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见。他在《学校唱歌集》编者大意当中说乐歌之作用足以发扬精神,激扬思想。

  34、李叔同、1906年编配出版了《国学唱歌集》初编,主要作品有《采莲》(填词)、《春游》、《送别》(填词)、《西湖》(填词);自己作曲的歌曲有三首即《春游》、《留别》、《早秋》。

  

2024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3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